-
“氨經濟”能否破解氫能儲運難題?
以化石燃料為原料制取的氨氣很可能成為未來氫氣大規模運輸的重要載體,考慮到轉換氫氣成本低廉、氨氣供應充足等優勢,氨-氫這一儲運方式將成為媲美液氫的新興儲運方式。
氫能俱樂部2021-02-04 -
深圳首臺氫能重卡!氫時代110kW進駐鹽田港測試
1月4日,由深圳氫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的氫燃料電池半掛牽引車首次在深圳鹽田港正式進行港口運營測試,這也是繼青島港和上海港之后,國內第三個港口引進氫能重卡進行專項測試。
氫能觀察2021-01-13 -
全球首次!日本實現遠洋氫氣運輸
由多家日本企業組成的新一代氫能鏈技術研究合作組(AHEAD)近日實現了全球首次遠洋氫氣運輸,從文萊向日本運輸了第一批氫氣,將用于燃氣渦輪機發電。
中國傳播網2021-01-12 -
國產48K大絲束碳纖維技術獲重大突破 儲氫成本將...
中國石化新聞辦日前披露,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
氫能觀察2021-01-11 -
戴姆勒卡車與林德合作液態氫補給技術 可讓卡車...
日前,德國化工企業林德集團(Linde)與戴姆勒卡車公司(Daimler Truck AG)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為燃料電池卡車研發下一代液態氫補給技術,從而讓加氫過程盡可能簡單與實用。
蓋世汽車2020-12-16 -
唐山海港區將打造全產業鏈“氫能重卡”示范區
唐山海港開發區將從制氫、儲運氫、加氫,及氫能汽車、氫能裝備生產等方面,打造全產業鏈“氫能重卡”產業模式,打造河北省乃至全國重卡運輸“柴改氫”的示范區。
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2020-12-11 -
氫能之辯丨李燦院士:“液態陽光”思路將有效解...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指出,通過將太陽能電力電解水制取的“綠氫”進一步與二氧化碳反應轉化為甲醇的“液態陽光”思路,將有效解決氫的存儲問題。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2020-12-02 -
廣州跨越2500公里搶跑液氫儲運,國內液氫運輸商...
廣州的鴻達興業自主生產的液氫于近日順利運抵廣州,從內蒙古到廣東,從北到南跨越2500多公里,完成了國內首次實現的民用液氫超長距離運輸。
氫云鏈2020-12-02 -
鈦酸鋰+氫動力 50輛氫能公交車將于年底交付烏海使用
11月19日,烏海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項目簽約儀式舉辦,5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于年底交付使用。
北極星氫能網2020-11-20 -
鴻達興業與法國液化空氣聯合布局液氫
11月19日晚間,鴻達興業發布公告,稱與法液空簽署合作意向書,布局液氫領域。
第一元素網2020-11-20 -
日本計劃進口3600萬噸液化氫,在碳中和推動下用...
位于神戶的進口終端,計劃在今年3月進行首次氫氣運輸。
彭博社2020-11-11 -
成本僅15元/kg,國內最長氫氣輸送管線安穩運行6年
全長42千米的“巴陵—長嶺”氫氣輸送管線2014年5月中旬建成投產,為國內最長氫氣輸送管線。
氫能觀察2020-11-09 -
中科富海朱誠:液氫應用已到了臨界點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和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液氫的需求將達到百萬噸/年級別,液氫是氫能源低成本、便捷利用的重要解決方案,已經到了規模應用的臨界點。
原創2020-09-02 -
荷蘭政府開始調研天然氣管道輸氫的可能
如何降低氫氣運輸成本成為各國在發展氫能道路上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利用現有的天然氣管道輸氫成為備受關注的解決方案。在歐洲地區,英國、德...
氫云鏈2020-06-19 -
全球首次!日本實現全球首次遠洋氫運輸
由多家日本企業組成的新一代氫能鏈技術研究合作組(AHEAD)近日實現了全球首次遠洋氫氣運輸,從文萊向日本運輸了第一批氫氣,將用于燃氣渦...
國際船舶網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