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氫技術路線能否走得通?
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制取和分銷成本,儲運成本是影響氫能最終價格的關鍵因素。和其他制取方法相比,液氫的制取成本略高于氣態氫,但在分銷...
中國能源報2020-06-10 -
氫能儲運方式受到成本掣肘 氫能儲運技術亟待破題
高壓氣態氫是現階段氫能儲運的主要方式,但也面臨著成本高企等問題。而在降成本方面,固態和低溫液態儲氫技術則被寄予厚望。業內認為,各類...
中國能源報2020-06-04 -
固態儲氫材料技術有待走出象牙塔
在整個氫能供應鏈中,高密度安全儲運氫已是主要的瓶頸問題。采用固態儲氫既可以大幅提高體積儲氫密度,又可以提高儲運氫的安全性。可為解決...
中國能源報2020-05-13 -
燃料電池車載儲氫瓶結構對加氫溫升的影響
摘 要 通過零維氫氣物性和一維壁面散熱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了燃料電池車載儲氫瓶加注仿真模型,驗證了加氫溫升仿真的準確性。運用加注仿真...
儲能科學與技術2020-05-12 -
鴻達興業產出第一桶民用液氫背后
中國的民用液氫探索正邁出關鍵一步。4月28日,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達興業)發布關于氫液化工廠項目進展暨投產公告:公司已生產...
高工氫燃料電池2020-05-09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將部署氫儲能項目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聯邦和幾個州政府在今年2月發布了一系列太陽能+儲能項目部署計劃,其中包括創新的儲能解決方案。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
中國儲能網2020-03-30 -
蔣利軍:發展中的固態儲氫材料
當前我國正面臨著能源安全和碳排放兩大挑戰,必須調整當前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的能源結構,向著低碳、清潔、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將氫能納入到我...
中國科學報2020-03-27 -
可再生能源+儲能,可大幅降低電力系統投資
根據我國能源轉型工作的相關要求,電力系統中風、光、核等非化石能源占比將持續提高。由于核電出力調節困難,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
中國能源報2020-03-12 -
中國輸氫管道建設狀況分析
中國氫能聯盟2019年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指出,美國有2500公里的輸氫管道,歐洲已有1569公里的輸氫管道,我國則僅有10...
中投產業研究院 2020-03-12 -
鴻達興業投資液氫分析
近日,鴻達興業擬募資不超過49.85億元,投建年產5萬噸氫能項目。該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包括3萬噸液氫,2萬噸高壓氣氫。▲鴻達興業液氫項目...
勢銀能鏈2020-03-11 -
年產五萬噸氫能!鴻達興業投建我國首個規模化民...
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稱,擬募資不超過49.85億元,投建年產五萬噸氫能項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
全球視野2020-03-10 -
包信和院士:氫能制造和儲存還存在技術難關
近日,《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深度解讀氫能利用的技術瓶頸以及氫能社會離我們有多遠?包信和...
中國經濟大講堂2020-01-06 -
嘉化能源與浙能集團合建全國首座氫液化工廠
11月25日,嘉化能源(600273)發布接待機構調研的記錄,透露了公司在氫能業務方面的經營和建設情況。嘉化能源表示,公司目前氯堿裝置副產氫...
高工氫燃料電池2020-01-02 -
商業化風口 中外氫燃料汽車競爭幾何?
2019年,氫燃料電池汽車“風向”漸濃,這一領域的頭號選手豐田開始向中國輸出氫燃料電池技術,奧迪則重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反觀中國,...
汽車之家2019-12-30 -
陳霖新:加速發展我國液氫技術是大勢所趨
從技術角度來講,低溫液態氫更具成本優勢,液氫儲運已漸漸成為未來大規模儲運氫的行業共識。但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相比于國外,我國在...
第一元素網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