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不香了嗎?歐美氫能股現暴跌!
來源:原創 2024-11-04
曾經火爆的綠氫如何陷入全面危機?
文/武魏楠
由于氫能發展低于預期、監管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對增長持懷疑態度等原因,美國和歐洲清潔氫公司的股價暴跌,而項目也被推遲。
氫能公司Plug Power、Ballard Power Systems和Green Hydrogen Systems,由于連續幾個季度的虧損,導致股價今年已下跌超過一半,跌至歷史低點。Nel、Bloom Energy和ITM Power的股價今年也下跌了三分之一。
追蹤低碳氫價值鏈中公司的S&P Kensho全球氫經濟指數已恢復到類似于2020年年中的水平,抹去了2020年底和2021年初在綠色能源發展炒作高峰期取得的收益。
氫能的危急時刻
氫被視為鋼鐵和航運等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脫碳關鍵。這種燃料可以通過可再生資源生產以產生“綠氫”,或使用天然氣生產“藍氫”,從而捕獲和儲存由此產生的碳排放。
上個月,咨詢公司麥肯錫將其對美國2030年綠氫產量的預測下調了70%,預測該國將無法實現拜登政府設定的1000萬噸清潔氫生產目標。7月,歐盟的監管機構歐洲審計法院警告稱,歐盟到2030年生產10萬噸綠氫的目標是“不現實的”,需要進行“現實檢查”。
“綠氫仍然不可投資。就投資而言,這是垃圾。”施羅德主題股票主管Mark Lacey表示,并補充說,這家英國資產管理公司在其能源投資組合中對綠氫的“敞口有限”。
氫市場的低迷標志著投資者的轉變。就在兩年前,喬·拜登總統在《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中簽署了利潤豐厚的稅收抵免,該法案將美國轉變為最具吸引力的氫能生產目的地。與此同時,歐盟正在推進其新采用的氫能戰略。
與此同時,由于人工智能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核能公司的股價飆升至歷史新高。
美國稅收抵免規則的不確定性和歐盟的嚴格法規,加上需求低迷,阻礙了大西洋兩岸的氫能項目發展。根據麥肯錫和氫能委員會的一份報告,雖然宣布的產能有所增長,但北美只有18%的清潔氫項目和5%的歐洲計劃到2030年上線的項目達成了最終投資決定。
“這是一段痛苦的旅程。”氫能設備制造商Plug Power的首席執行官安迪·馬什(Andy Marsh)說。該公司證實,它已暫停其在紐約的2.90億澳元項目的開發,該項目原定是北美最大的項目,并且正面臨現金緊縮。
“我們對它最初的發展速度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Marsh補充道。
Plug Power的暫停是綠氫今年遭受的幾次挫折之一。上個月,美國開發商Hy Stor終止了與挪威制造商Nel在密西西比州的一個備受矚目的氫能項目的1GW合同。包括Marathon Petroleum、Fortescue和CNX在內的企業開發商已經停滯或退出了對拜登70億美元氫能中心計劃的承諾。
“會有一場洗牌。”Nel首席執行官H?kon Volldal說。
該公司去年宣布在密歇根州建造一座價值4億澳元的工廠,用于制造氫能設備。但該項目尚未推進開發,理由是成本高于預期和缺乏明確的稅收抵免規則。“我們缺乏動力”。
Volldal說:“我們擁有一家光鮮亮麗、明亮機器的大工廠,可以交付吉瓦級的設備。但沒有人會買賬,因為沒有項目,這真是愚蠢。”
白宮推出稅收抵免規則的緩慢和需求低迷對多元化程度較低和規模較小的公司造成了最沉重的打擊。隨著電力需求預測的增加,康明斯、液化空氣和林德等擁有氫能業務的大型多元化能源公司的股價自今年年初以來均有所上漲。
在歐洲,政府資金緩慢且不足,以及一些國家的監管障礙,阻礙了發展。
本周,西班牙能源公司雷普索爾(Repsol)表示,它將暫停其在西班牙的所有綠氫項目。上個月,殼牌取消了挪威的一個藍氫項目,稱沒看到藍氫市場出現。
雷普索爾將這一決定歸咎于能源公司延長暴利稅。但該公司可再生燃料和循環經濟總監托馬斯·馬蘭戈(Tomás Malango)表示,由于歐盟規則幾乎沒有靈活性,歐洲很少有項目能做出最終投資決定。“如果你只有一條路,風險會更高。”他說。
存亡絕續
盡管出現延誤,但全球只有一小部分項目被取消,這為氫能的發展保留了一絲希望。Wood Mackenzie估計,在過去18個月中,大約2%的現有和計劃中的低碳氫產能已經退役或取消。
中東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mco)和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正在繼續投資清潔氫能。后者上個月簽署了一項協議,購買埃克森美孚在德克薩斯州的貝敦氫能項目35%的股份。
據相關官員稱,歐盟委員會今年早些時候啟動了一項融資模式,以降低綠氫的成本,并希望通過公開拍賣創造“需求市場”。美國能源部已為一項刺激氫需求的計劃撥款10億美元。
近日,德國和印度宣布將加強氫能領域的合作,兩國簽署了關于氫能研發的綠氫路線圖。德國經濟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表示:“氫能路線圖并不意味著政府會包辦一切,而是政府已經確定了目前正在處理的各個工作領域。”
“但最終,科學家、學生和企業必須參與進來。”他補充說,從長遠來看,氫能必須在市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
德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氫能每年產生95至130太瓦時的電力,相當于300多萬噸氫氣,其中50%至70%需要進口。
印度則計劃在本世紀末將氫氣生產能力提高到每年500萬噸。
盡管行業前景依然存在,但歐洲氫能行業抱怨說,歐盟委員會對綠氫的定義過于嚴格。究竟什么樣的氫氣能算是綠色能源,以及如何獲得任何設想中的燃料補貼的問題在歐洲引發了巨大爭議。
按照歐盟的要求,為綠氫提供電力的發電裝置是其他用途電力的“補充”。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生產綠氫,其電力來源不能來自現有電力,而是需要自己“額外”生產電力。
這無疑大大限制了綠氫的電力來源。在美國,也有同樣的問題存在。關于拜登政府在其稅收抵免規則中應該如何嚴格定義綠氫,從而阻礙投資并迫使開發商燒錢,一場激烈的辯論已經持續了近兩年。
負責稅收政策的美國蔡政府助理部長Aviva Aron-Dine本月早些時候告訴記者,氫能的最終規則將在今年年底前發布。
美國綠氫的發展可能會被大選結果所左右。
與民主黨選民相比,共和黨選民支持補貼可再生能源或電動汽車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代表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美國石油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有“獨特的機會”利用“低碳氫技術”來降低碳排放。
聲明稱:“確保能夠使用各種方法生產氫氣——包括利用美國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應該成為無黨派的國家優先事項,我們的行業將繼續與政策制定者合作,以保留促進創新的激勵措施并獲得兩黨的支持。”
“歸根結底,IRA原則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但當法規的明確性有限時……企業很難做出最終的投資決定。”Volldal說。“我們認為政府對于氫能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能力,但一直沒有使用最強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