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委員會Pierre-Etienne Franc:氫能,新循環的開始
來源:氫智會 2020-09-28
法國政府為氫能產業提供72億歐元投資的公告為其一輪繁忙的支持氫能產業潮畫上了句號。這是過去10年氫能產業發展的一種動態的結果,并預示著未來十年中一個新的決定性階段的開始。
每況愈下的氣候情況和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緊急情況相結合,為氫能產業提供了充分參與正全球能源轉型的獨特機會。
這一次,我們的進展是明顯的。在短短10年里,許多支持能源轉型的氫能生產和使用技術——無論是在移動、工業還是建筑領域——都出現了示范項目。
一部分的氫能技術已經進入了量產時代,同時我們正在努力解決其可靠性和競爭力問題;每天我們都能看到氫能對消費者的利好,我們也能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大洲的層面上衡量氫能對于改善氣候方面的潛力。
首先,亞洲在這方面走在了其正確的道路上。中國深知強大的汽車工業對促進創新和增長經濟的重要性,也完全明白未來的發展將圍繞著動力電池或氫能來管理和控制電力。其鄰國日本和韓國在這些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大規模、長期的補貼政策和全球領先的企業,中國將帶領亞洲在即將到來的全球交通領域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
然而,到目前為止,亞洲國家的重點一直放在氫能的使用上——它們還在猶豫是否對在氫能源脫碳方面發布政策,也沒有深入探索氫能在另一個關鍵環節——工業上的使用。
歐洲長期以來一直支持氫能產業的研究和示范運行。作為這項技術的先驅者,德國現在在對氫能產業的理解、雄心和技術方面明顯處于領先地位,正在使氫成為其系統性能源轉型的支柱之一。
一些歐洲國家現在已開始實施旨在促進其競爭優勢的戰略(南歐的可再生資源;北歐和中歐工業和運輸的使用和部署;荷蘭和斯堪的那維亞的不同脫碳方法等)。因此,現在我們開始擴大和推廣氫能產業——這是降低成本、開發使用和轉向清潔的、以氫為基礎的工業流程的關鍵階段。
中東的主要能源企業目前正非常認真地把氫視為潛在的化石燃料脫碳的載體、以及一個無論是通過CCS還是CCU均可以作為發展碳捕集技術的一個課題。澳大利亞也有同樣的做法,它與亞洲主要能源伙伴的氫能項目已經在順利進行。
最后,北美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電池汽車和叉車市場(已經投入使用超過3萬輛),以及領跑于整個美國的先驅加利福尼亞州。但政治分歧阻礙了氫能在全國范圍內的擴大應用。
然而,氫能相關技術領域最大的公司,以及一些最先進、最有價值的初創企業,都是在美國本土發展起來的。對于其他工業國家來說,要想最終開啟無聲而良性的氫能革命,唯一缺少的就是美國的一項統一而積極的政策。
氫能產業的加速趨勢是其成功擴大示范規模的結果,同時也是該產業在確定目標和路線圖方面完成了大量工作得出的結果。國際氫能委員會所做的工作對吸引全球先進國家參與支持這一產業至關重要。而同樣重要的是由主要國家和地區組織制定的愿景:將全球目標轉化為區域模塊,使各國決策者能夠制定適合當地條件的增長經濟、氣候保護和就業支持計劃和目標。
這才是我們(國際氫能委員會)建立的真正意義。我們目前還有很多項目投資的待定公告,根據它們的計劃,未來還將有數百億美元支持氫能產業的發展。而我們的部門在能源、技術和投資方面必須著眼于三個方面:安全、成本和碳中和。
關于安全:
我們必須更加的重視氫能產業的安全性。與氫能相關的風險不會隨著其分布范圍的擴大而改變,但范圍的迅速擴大將對技能,項目和需要快速獲取專門知識的參與者產生大量需求。
設置和統一規則和規范以確保推廣氫技術所需的設備以最嚴格的安全標準運行至關重要。原則上,這與電能、天然氣或之前的石油燃料的開發過程沒有什么不同。委員會、政府和監管機構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成本和規模:
產量的增加將有可能使成本大大低于當今的水平,并接近現有完整解決方案的水平。但是,認識到氫為實現對氣候和空氣質量有利的解決方案帶來的附加價值也是關鍵。
這要求我們在可行的業務模型的基礎上,以現實的規??焖匍_發可復制的項目。我們必須為新的量產和應用項目選擇合適的規模,以便在不久的將來提供切實的成果。
碳中和:
為了有效應對氣候緊急情況,我們必須合理利用目前所有的氫能脫碳解決方案。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推廣所有的脫碳電力解決方案,以快速實現電解氫的碳中和,并且應該全力支持這些解決方案,并盡量避免所有正在進行的活動中化石燃料產生的碳排放。
這兩項重大行動將推動能源部門向自身碳中和的系統性轉型,這對各國工業和交通的脫碳目標至關重要。同時各國還將支持快速發展的高效、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對就業、經濟增長和氣候產生預期的影響。
然后,當我們回首往事時,會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我們實現了氫能發展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