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氫能可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4%
來源:中國石化報 2020-05-12
最新報告顯示,到2050年,部署氫能可以將化石燃料和工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4%。
這份題為《氫經濟展望》的報告補充說明道,只有在制定相關政策幫助擴大技術規模和降低成本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未來十年需要推出1500億美元的補貼。
根據該報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制氫成本的下降,為減少鋼鐵、航運和水泥等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提供了有效途徑。
彭博新能源財經工業脫碳負責人、報告主要作者表示,氫能有潛力成為推動清潔經濟發展的燃料。未來幾年,將有可能使用風能和太陽能以低成本制氫,并將其存儲在地下數月,然后按需通過管道輸送。
該報告顯示,2050年前,全球大部分地區可再生能源制氫價格為0.8~1.6美元/千克,相當于定價為6~1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的天然氣。如果考慮到存儲和管道基礎設施的成本,中國、印度和西歐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2030年或將降至2美元/千克,到2050年將降至1美元/千克。
氫氣可在許多應用中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但是,為了使其應用具有環境效益,必須從清潔的來源生產,而不是從化石燃料加工中生產。
根據該報告,如果能捕集、利用和存儲二氧化碳,也可用化石燃料制造清潔的氫氣,但這可能更昂貴。儲存和移動氫氣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彭博新能源財經表示,“到2050年,需要花費6370億美元的成本建3~4倍的儲存設施,以提供與天然氣規模相同的能源”。
該報告主要作者表示,如果清潔氫氣產業可以擴大規模,許多行業可以使用氫氣脫碳,成本會出乎意料得低。但是,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研究,目前氫經濟前景仍不確定,因為沒有足夠的政策來支持投資和擴大產業規模。
(郝芬譯自印度能源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