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解放張克金:這些企業或成氫電產業“獨角獸”
來源: 高工氫電 2020-12-03
“‘以獎代補’新政和熱錢的投入,將加快氫電產業發展,可能再現2008-2015年的鋰電產業爆發式發展。但行業已明顯存在浮躁、企業急于求成的問題,產品缺乏全面的驗證。”一汽解放張克金博士在2020高工氫電年會現場表示。
11月25-27日,以“氫色十城關不住 千輛氫車競爭先”為主題的2020高工氫電年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盛大舉辦,超800位國內外領先企業、政府及投資機構負責人齊聚一堂,辯趨勢、論方向、共商發展大計。
在11月27日上午舉行的【新研氫能冠名】氫燃料電池系統專場,一汽解放張克金博士發表了“商用車燃料電池技術與發展解讀”的主題演講。
演講中,張克金針對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做出判斷:①“以獎代補”新政和熱錢的投入,加快氫電產業發展;可能再現2008-2015年的鋰電產業爆發式發展;②2025年前后淘汰一批氫電小企業。
同時他也指出,在鋰電產業,除比亞迪以外,中國車企很少深度涉足鋰電產業,因此缺少定價的話語權,時不時被“卡脖子”;氫電是終極能源動力,如想保住“飯碗”,避免重蹈鋰電覆轍,車企須全力以赴構建自己的氫電產業鏈條。
在當前燃料電池汽車企業中,他認為豐田(中國)、上汽、濰柴系、長城、東風、一汽、北汽、廣汽等有望成為這一領域的獨角獸。燃料電池產業鏈供應商中,國鴻氫能、重塑科技、東岳未來氫能、上海治臻等在細分領域非常專注,未來有望成為這些細分領域中的獨角獸。
張克金還表示,未來燃料電池商用車的特色技術是長壽命;追求好的低溫性能;嘗試融入個性化(同質化的技術不利于企業間的競爭);大功率燃料電池產品和模塊化是未來開發方向。
此外,張克金認為當前行業存在幾大亟需解決的問題:
其一,行業浮躁,資本推手成就了當前蓬勃景象,但行業技術人才整體偏少;產能過剩,現在建成的雙極板/膜電極/電堆/系統的產能已經能滿足2025年的需求。其二,急于求成,缺乏深層次的基礎技術和產品性能全面驗證。
“企業要尋找氫電產業鏈條上的盈利點,咬住一個零部件/一段,潛心開發,耐住寂寞!”張克金說。
具體在燃料電池電堆方面,他特別建議,鞏固2.5kW/L電堆產品陣地;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同時能打好基礎;努力向4.0kW/L的電堆推進;規劃6.0kW/L的電堆技術平臺。
一汽解放隸屬于一汽集團,有近70年商用車研發生產歷史,股票代碼為000800,產品覆蓋微型車、輕型車、中型車、中型車、客車、M裝備。
在燃料電池領域,該公司目前擁有核心研發團隊100人,擁有投資4億建成的氫動力試驗室,擁有設備儀器90臺套,具體包括催化劑開發試驗室、雙極板開發實驗室、膜電極開發實驗室、涉氫評價實驗室、性能評價實驗室。
產品方面,一汽解放的中重輕微客全系列實現燃料電池產品全覆蓋。運營方面,一汽解放的18輛燃料電池客車于2020年10月27日在白城市投入運營。以下為一汽解放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總體布局。
演講最后,張克金表示,燃料電池是未來汽車主要環保動力,行業要自強,抓住這個產業升級的歷史機遇。對于企業來說,不論是否買到“十城千輛”的渡輪船票,只能表示氫電事業已經起航,絕不是企業發展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