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汽車有了碰撞檢測標準 達安中心完成70Mpa試驗
來源:環球網 2020-11-25
據中國日報11月23日報道,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襄陽)、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在汽車碰撞試驗室圓滿完成70Mpa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試驗,為今后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檢測找到了方向。
據悉,本次70Mpa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試驗的順利進行既標志著達安中心正式建成了70MPa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檢測能力,也標志著國內首次采用外部數據采集器獨立檢測氫系統具備了完整性。另外,通過此次碰撞試驗所驗證的檢測方法和能力,積累的檢測經驗可有效推動相關企標和國標的制修訂,而且有助于進口燃料電池汽車的檢測。
本次碰撞測試共完成了正面偏置碰撞試驗、側面碰撞試驗,對乘員保護、碰撞后電安全都依據相應標準進行了檢測。同時,在測驗過程中還完成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儲氫系統溫度檢測、壓力采集、瓶閥開啟閉檢測、密閉空間氣體濃度檢測、氣體泄漏量自動計算等項目,從而全面完成碰撞后氫系統的完整性的檢測。
氫燃料電池汽車以氫氣為燃料,氫氣與生俱來的易燃易爆特性決定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碰撞安全性方面比傳統汽車有更高要求。本次接受碰撞試驗的車型是東風汽車所自主開發的一款70MPa燃料電池乘用車車型。
據介紹,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試驗既包含了傳統燃油汽車和電動汽車的試驗考察內容,又具有燃料電池汽車特有的考察內容。為了達到試驗相關訴求、應對碰撞過程中的潛在風險、準確記錄各項相關數據,達安中心各相關專業部門在試驗前期在標準研究、結構安全、氫安全以及高壓電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雖然國內當下尚未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碰撞標準,也沒有相應的檢測方法,但早在2019年1月,達安中心就開始翻譯GTR 13、SAE J2578-2014、UN R134三項國外標準,并對三項標準中的碰撞試驗部分進行了詳細對比分析。同時達安中心著手對國外燃料電池汽車生產企業展開調研,與國內其他檢測中心進行多次交流,最終決定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碰撞檢測將依據UN R134《關于氫燃料電池車輛安全性能認證的統一規定》進行。
根據該標準要求,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試驗需要考察車輛能否達成以下要求:燃料泄漏方面,要求碰撞后△t(通常為60min)時間內,儲氫系統氫氣平均泄漏速率不超過 118NL/min;密閉空間濃度限值方面,碰撞后的氫燃料泄漏不應使乘客艙、行李艙內的氫氣濃度超過4%(體積濃度),或氣瓶的主閥門在碰撞后五秒內關閉,并確認儲氫系統無泄漏;氫氣瓶移動方面,試驗后至少有一個連接點保持與車身連接。
通過本次不同于傳統汽車的碰撞試驗,一方面檢驗了東風汽車氫燃料電池車型前期設計開發的成效,另一方面,達安中心由此積累了包括前期準備、數據采集及安全防護等在內的一系列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試驗經驗,為后續為其他廠家提供該類車型的試驗服務形成了積極的實際經驗。另外,通過此次碰撞試驗所驗證的檢測方法和相關設備,達安中心積累的檢測經驗可有效推動相關企標和國標的制修訂。
在當前相關政策推動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炙手可熱,頭部車企紛紛入局,展開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應用等工作。而碰撞試驗是氫燃料汽車公告、研發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展開全方位的汽車被動安全檢測更是對企業、對消費者高度負責的體現。建成70MPa氫燃料電池汽車碰撞檢測能力,對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研發及推廣提供了更強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