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車的工作原理簡介
來源:氫能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2020-04-03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氫能產業的不斷發展,氫燃料電池車作為氫能產業鏈下游集成應用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國內關于氫能的各項產業,基本都與氫燃料電池車相關,為燃料電池車服務。
在國家政策上,對于氫燃料電池車的不退坡補貼會持續到2020年;同時,各地方政府也配合出臺了關于燃料電池車的購置及運營補貼政策。可以預見,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氫燃料電池車及其相關產業都將會是氫能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氫燃料電池車區別于普通汽車的地方,主要在其動力系統上。普通汽車以汽油等燃料在內燃機中燃燒做的功為動力;而氫燃料電池車是以氫燃料電池產生的電能為電動機供電,以電動機做的功作為動力的。
如上圖所示,氫燃料電池車的動力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燃料口:氫氣燃料的加注口,直接連在氫氣儲罐上。
(2)蓄電池:減速時幫助制動,并將部分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加速時釋放儲存的電能幫助加速。
(3)高壓氫氣儲罐:內部充滿高壓氫氣作為汽車的燃料。其內部壓力一般為35MPa,少部分車輛可達到70MPa。
(4)安全裝置:當汽車發生碰撞或者氫氣泄露時,切斷燃料電池的氫氣供給。
(5)PEMFC(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氫燃料電池車最核心部件,為電動發動機供電,保證汽車平穩行駛。
(6)發動機(電動):汽車的直接動力源。
(7)駕駛系統:連接駕駛室,控制車輛運行狀態。
其中,PEMFC電堆作為車輛的核心部件,其單電池的原理圖如下:
圖中,左側為電池陽極(負極),氫氣作為燃料進入此極;右側為電池陰極(正極),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進入此極。
電池在正常工作時,在陽極側,氫氣在金屬鉑的催化以及電路的作用下失去電子,變成氫離子(H+,質子),并通過只對氫離子有選擇性的PEM到達陰極側,而電子只能通過外電路到達陰極,從而產生可利用的電流。在陰極側,空氣中的氧氣在金屬鉑的催化以及電路的作用下得到電子,變成氧負離子(O2-)。隨后,從陽極側進入陰極側的氫離子與氧負離子結合生成水,從陰極流出。
氫燃料電池車在經由燃料口充氫后,方可正常啟動運行。當司機打開控制系統,將汽車發動后,燃料電池堆開始工作,消耗氫氣,產生電能,帶動電動發動機工作,汽車開始行駛。
相比于普通汽車,氫燃料電池車的排放物只有純凈的水而沒有其他污染物,且只需要少量氫氣(2.5公斤)即可續航400公里左右,燃料的成本要大大低于汽油、柴油等內燃機燃料。
而相比于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車以PEMFC電池堆替代鋰電池,作為電動發動機的能量來源,使得汽車擁有了更遠的續航里程;同時,充能(充氣)時間從電動車的1-2小時變為了氫燃料電池車的3-5分鐘,大大節約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