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加氫站全球第二,多功能 液氫 母子站成亮點
來源: 氫云鏈 2021-01-15
2020年國內加氫站建站建設成本下降速度達到20-30%;建站主體以電堆廠、車企關聯方為主;第三方建站和對外服務的加氫站數量極少;綜合補給站成為未來建站趨勢;液氫加氫站進入規劃、天津的母子加氫站成為亮點。氫云鏈判斷,從2021年起,三年內中國就有望成為全球加氫站數量最多國家。
從產業鏈角度看,加氫站是鏈接氫氣“制儲運”和“用”的關鍵環節,是氫能產業安全管理和降本增效的重點對象。同時,加氫站不足也是制約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的主要瓶頸之一。氫云鏈盤點了2020年國內各省、直轄市加氫站的建設情況,為研究機構、企業和產業愛好者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1、從加氫站建成數量以及狀態來看,氫云鏈產業數據庫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國內建成運營、建設中和規劃建設的加氫站總計為285座。其中,2020年已經建成、可以運營的加氫站總量為118座:2020年新建成的為47座,累計已經投入運營101座,待運營的有17座;正在審批待建設的有167座。
2020年中國新建成的加氫站(47座)在數量上超過日本的新建成的加氫站(40座左右);存量118座僅次于全球第一的日本存量146座(根據日本11月底統計數據)。整體排名將從2019年全球第三名上升到全球第二名。
圖1 國內加氫站狀況
2、從加氫站地域分布來看,氫云鏈產業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第一名廣東省建成的加氫站最多,累計28座。其中,佛山17座、廣州4座、云浮3座,中山2座和深圳1座;山東與上海均以11座排在并列第二位;北京、河南、湖北、吉林、江蘇等省份也以6座排名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天津市、湖南省、海南省三個地區均實現零的突破。
圖2 國內各省、直轄市已建設加氫站數量
3、從加氫站建設時間來看,氫云鏈產業數據庫統計顯示,國內加氫站建設最早始于2006年, 2017年建站數量有小幅上揚,在2018-2020年迎來較大幅度增長??梢?,加氫站建設時間分布與氫能產業發展節奏相互吻合。
圖3 國內已建成的加氫站建成時間分布
4、從加注壓力和儲氫方式上看,氫云鏈產業數據庫統計顯示,當前國內建成運營的加氫站以35MPa為主,部分加氫站具備35MPa和70MPa兩種加注能力,如皋神華加氫站、上海驛藍金山加氫站、山東濰柴加氫站、內蒙烏?;ぜ託湔镜鹊龋辉趦浞绞缴?,目前國內的加氫站絕大部分儲氫方式為高壓氣態儲氫,液態儲氫加氫站開始出現在內蒙古烏海市2025產業規劃中。
5、從加氫站類型來看,氫云鏈產業數據庫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已建成加氫站以專用加氫站為主,且有少量油-氫合建站、油-氫-電合建站、油-氫-電-汽合建站等綜合補給站。
從各省市的氫能產業規劃內容中發現,綜合補給站是未來建設趨勢,如氫-油-電-非油-光伏綜合能源站等。
圖4 國內加氫站類型
6、從加氫站設計儲氫容量來看,氫云鏈產業數據庫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已建成運營的加氫站設計儲氫容量從20kg/d到4800kg/d均有分布。其中500kg/d及1000kg/d的設計儲氫容量加氫站數量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興氫能科技園加氫站項目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加氫站,每天最大加注量達4800Kg,每天可為600輛燃料電池物流車提供加注服務;據悉,該加氫站將于2021年3月底前投入使用。
圖5 國內加氫站設計儲氫容量
氫云鏈判斷今后國內設計儲氫容量在500kg/d以下的新建加氫站會越來越少,未來一段時間內新建加氫站的設計儲氫容量仍將主要分布在500kg/d,并且仍會有相關城市如廣州、上海,對1000kg/d以上的大儲量加氫站感興趣,這一趨勢與未來氫能應用的場景的多樣化趨勢相互映照。
7、從加氫站建設成本來看,由于我國建設的加氫站主要以外供氫高壓氫加氫站為主,目前該類加氫站核心設備國產替代加速,大部分項目開始考慮選擇我國自主研發的儲氫裝置、壓縮設備、加注設備、站控系統等設備,外供氫高壓氫加氫站成本下降較快。
據氫云鏈了解,除去土地成本外,建設一座35MP、日加氫500kg的固定式加氫站的平均投資在1500萬元左右。如圖6所示,其中壓縮機占加氫站總成本最高,達到30%。國內壓縮機廠商,如中鼎恒盛、豐電金凱威、伯肯節能產品受到客戶認可。判斷未來幾年,隨著規模加大,國內加氫站建站成本每年至少按照20-30%的速度下降。
圖6 國內35MP,日加氫500公斤加氫站成本
8、從各省加氫站規劃數量來看,氫云鏈產業數據庫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共有19個省、直轄市,42個地級市,4個區出臺了關于加氫站建設的相關政策,明確了在2020年以后的未來3-5年,甚至未來15年內加氫站建設目標。到2025年,氫云鏈統計全國規劃要建設的加氫站保守估計超過1000座,且規劃數量集中在2025至2030年前達到峰值。
圖7 國內加氫站規劃數量
在省級、直轄市方面,廣東、山東規劃數量最多。廣東規劃在2022年要建設200座加氫站;北京2025年建成74座加氫站,河北和山東規劃在2030年分別建設100座和200座加氫站;在地級市方面,湖北武漢在2025年規劃要建設30~100座加氫站,廣東廣州、山西大同在2030年均規劃要建設100座加氫站;而在區級方面,佛山南海區規劃在2035年要建成80座加氫站。在加氫站類型規劃方面,內蒙古烏海就在2025年規劃建設一座液氫加氫站,天津在2022年也規劃建設一座加氫母站也是讓人非常關注的。
圖8 國內省、直轄市加氫站規劃數量
氫云鏈小結
根據以上分析,氫云鏈將2020年國內加氫站建設特點概括如下:
1、建站成本下降速度達到20-30%,目前200KG三級站成本已經下降至500萬。
2、加氫站項目方多是電堆廠、車企等汽車運營企業或者關聯方,第三方加氫站較少。
3、由于氫氣補貼問題,對外公共開放的加氫站數量極少,多數只對體系內車隊服務
4、綜合補給站成為未來建站趨勢,與傳統能源服務商網路協同,如加油站、加氫站,可以進一步降低建站成本。
5、內蒙古烏海市液氫加氫站規劃、天津的母子加氫站成為亮點。
2020年全球加氫站的推動力量從美國轉到歐洲、亞洲。中日韓三國,按照中國的建站速度,氫云鏈判斷,從2021年起,三年內中國就有望成為全球加氫站數量最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