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加油站加速變身綜合能源站
來源:IESPLAZA綜合能源服務平臺 2020-07-07
在新能源汽車加速替代傳統燃油車,新能源利用漸成主流的大趨勢下,傳統的加油站正在面臨轉型,而轉型的方向已指向綜合能源站。
加油站加速變身綜合供能站
近日,國網新鄉供電公司與中國石化河南新鄉石油分公司、國網河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綜合能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建設具備加油、充電等功能的綜合供能站。
今年5月,中國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聯手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重點規劃在該區新建20座以上集加氫、加油、充電、非油、光伏發電等“五位一體”綜合能源銷售站。
此前的2019年7月,中國石化已在廣東佛山建成國內首座油氫合建站,此后又分別在浙江嘉興和上海建成當地首批集加油、加氫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能源供應站
2019年12月,江西省首座5G智慧供能服務站上饒葉挺大道加油(氣)站正式營業,該站依托5G技術,形成加油、加氣、充電、光伏發電為一體的綜合智能服務體。
2019年1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331號的古蕩加油站對外營業,該站是集加油、加氣、充電為一體的全國首座綜合能源供應站。
更多的已建成項目已不勝枚舉,更多的在建和擬建項目還在路上。集加油、加氣、加氫、充電、新能源供電等為一體的綜合能源供能站正在取代傳統的加油站,成為新時期綜合能源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
加油站變身的背后邏輯
最近,德國政府發布新政,要求德國境內所有的燃油車加油站都要配備電動車充電設備,以確保電動車能在全德范圍內充電。
這背后是燃油車加速退出、電動車數量加速增長的現實需求。
微信圖片_20200707091955.jpg多個國家目前已經明確燃油車全面退出的時間表。據《中國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我國有望于2050年以前實現傳統燃油車的全面退出。
取代這些燃油車的主力是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必備的充電站的建設將因此持續增長。
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指出,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6420萬輛,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十年,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的缺口,預計將形成1.02萬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充電站正是上述綜合供能站的核心組成之一。加上分布式光伏系統、儲能系統、加氫、加氣等,共同構成了一個更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綜合供能站。
據公開數據,我國的加油站總數超過12萬個,燃油車數量的降低導致傳統加油站的業務逐漸減少,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在持續增加,加油站要生存下去,轉型為綜合供能站滿足新能源用戶的需求,已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