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7日,由亞化咨詢主辦,瑞必科凈化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與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贊助的2019制氫、儲氫與加氫站技術論壇在湖北武漢成功召開。來自行業主管部門、能源和化工行業巨頭、氫能領域項目投資者、工程公司及相關上下游企業的近300位代表參加了大會。會議就全球與中國氫能產業鏈發展前景與投資機遇,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與化石能源大規模制氫技術,工業副產氫資源潛力,液氫與高壓氣態儲氫技術經濟比較,甲醇、甲酸和液態有機物儲氫技術應用前景,加氫站關鍵技術、建設成本與運營經驗,加氫站與加油、加氣站合建思路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來自氫能標準化創新研發中心、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上海鎂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能建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亞化咨詢、Hydrogenious Technologies GmbH、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E4tech、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武漢雄眾氫能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的領導和專家們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對武漢雄眾加氫站進行了參觀考察。該加氫站是中國日加氫能力與儲氫能力最大的加氫站之一,于2018年底建設完成。
作為氫能行業的領先研究機構,亞化咨詢在會上發布《中國氫能產業鏈年度報告2019》。報告顯示,氫氣制備方面:氫氣的主要生產方式包括化石能源制氫、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可再生能源制氫以及其它清潔能源制氫等。據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氫氣產量約為2100萬噸,其中煤制氫占比62%,為主要的氫氣來源。
氫氣儲運方面:氫氣的儲存方式主要有高壓氣態儲氫、固體材料儲氫、低溫液態儲氫與有機液態儲氫等。運輸方式目前以高壓氣態和液氫運輸為主。液氫運輸具有經濟、高效等優點,且安全性更高,是美國、日本和歐洲等氫能源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主流運輸方式;中國仍以高壓氣態氫運輸為主。
氫能用途方面:氫能廣泛應用于發電、交通運輸、民用、航空航天、工業及儲能等領域。目前,最熱門的應用是氫燃料電池汽車(FCV)。行業普遍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續航里程長、能源加注時間短、低溫性能相對穩定等優點,在商用車領域具有突出優勢,與純電動汽車互為補充,能夠基本覆蓋公路交通運輸全領域。
基礎設施方面:據LBST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369座正在運營的加氫站,新增48座;其中亞洲有136座,歐洲有152座,北美洲有78座。中國加氫站數量相對較少,建設進展緩慢,其主要原因包括建設成本昂貴、審批流程繁瑣等多個方面。截至2019年1月中國僅有30建成(運營)加氫站。
2019車用燃料電池系統與關鍵部件論壇武漢成功召開
2019年3月7-8日,由亞化咨詢主辦,Vairex Air Systems贊助的2019車用燃料電池系統與關鍵部件論壇在湖北武漢成功召開。來自燃料電池汽車、車用燃料電池系統、雙極板/膜電極/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及氣體擴散層等電堆關鍵部件企業的近200位代表參加了大會。會議就全球與中國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發展現狀與市場展望,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與關鍵部件的國產化與智能制造,電堆與膜電極、雙極板技術進展,車載儲氫、供氫與氫氣循環系統,燃料電池空壓機技術研究與性能提升,熱管理與水管理設計與優化,車載大功率DC/DC應用進展,燃料電池車用電控系統、驅動電機及儲能電池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來自賽迪顧問、武漢雄韜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理工氫電有限公司、Vairex Air Systems、上海濟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喜瑪拉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新長征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武漢泰歌氫能汽車有限公司、大族激光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海得利茲新技術有限公司、香港正陽氫燃料系統有限公司的領導和專家們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
作為燃料電池行業的領先研究機構,亞化咨詢在會上發布《中國燃料電池產業鏈年度報告2019》。報告顯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主要用于燃料電池車。燃料電池車主要由5個系統組成:A)加氫系統;B)氫氣存儲系統;C)氫氣輸送系統;4)燃料電池系統;5)電力推進及電力管理系統。其中,燃料電池系統主要包括了燃料電池堆、空氣供應、氫氣供應、熱管理及水管理五個子系統。燃料電池堆主要由單電池由堆棧方式構成,單電池包括雙極板、膜電極、密封圈。膜電極包括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和氣體擴散層。
2010年以來,國家與地方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與規劃,引導燃料電池技術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全國各地積極開展燃料電池車示范運營。在此基礎上,中國燃料電池車發展提速。公開資料顯示,中國2017年燃料電池車產銷量為1272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燃料電池車產銷量均為1527輛,其中燃料電池客車1418輛,貨車109輛。在國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亞化咨詢認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鏈發展將進一步提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氫燃料電池在商業化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瓶頸問題,如核心技術仍有差距、產業鏈相對薄弱,產能不足,部分關鍵部件缺失等。亞化咨詢認為,中國仍需加強對燃料電池相關材料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