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石化首月氫氣出廠量超7000公斤
來源:第一元素網 2021-02-05
1月28日下午,一輛滿載氫氣的充裝管束車,緩緩開出燕山石化氫氣新能源裝置。這是自2020年12月16日燕山石化電池氫氣首車出廠之后,外送的第24車氫氣。新年以來,隨著市場的開發,燕山石化氫能源逐步升溫,1月份累計出廠7085公斤,實現首月開門紅。
作為中國石化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官方戰略合作項目,燕山石化氫氣新能源裝置于2020年1月2日中交,3月27日實現一次開車成功,其設計規模為2000標準立方米/小時,旨在為冬奧會期間氫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提供保障。裝置利用企業內煉油系統的副產氫氣,采用變壓吸附(PSA)工藝,產出可以滿足燃料電池或電子行業所用氫氣,純度達99.999%。
今年元旦過后,隨著氫氣需求的加大,裝置負荷逐步“升溫”,裝置人員全力以赴確保滿負荷運行。由于燕山石化初次涉足氫能源領域,各項工藝參數都是在一點一滴自主摸索中漸漸明確,如PSA單元吸附劑吸附時間的確定、氫氣壓縮機的運轉參數等等,都是在探索中逐步達到最優的條件。
其中核心單元——PSA單元主要由程序自動控制。所謂變壓吸附(PSA),簡而言之,就是當壓力高的時候,可以把氫氣中的雜質吸附在吸附劑上,從而達到氫氣提純的目的。原理簡單,運行卻不簡單,經計算,從第一次生成合格氫氣到第二次生成合格氫氣的一個周期內,壓力變換需經歷11步。看著現場自動變換開度的各種閥,裝置人員不敢有絲毫懈怠。“我們必須學懂弄通其背后的所有原理,懂得每個閥究竟是怎么變化的,才能在異常情況下迅速判斷原因并進行妥善處置。” 裝置技術人員姚晉松說。
穩定的運行極大保證了氫氣的品質,氫氣的銷量也隨之“升溫”。由于氫氣本身屬于二類一項危險化學品,且當前采用高壓氣態的運輸形式,確保氫氣運輸安全成為重中之重。尤其外銷伊始,車輛均為新車,每一輛車至少需要置換9遍才能完全滿足充裝條件。充裝過程中,操作人員按照充裝檢查要求嚴格執行,確保充裝過程安全。營銷人員則對車輛實行從出廠到返回的全流程跟蹤。“現在多數氫能的客戶,自身并未建有氫能的儲罐,以車代罐的情況普遍存在,我們必須做好品質、計量、物流等全方位的對接和服務,全面滿足客戶的需求。”負責營銷的貿易部主任劉建虎說。
由于氫氣不適合長距離運輸,燕山石化的客戶定位以京津冀地區為主,兼山西、河南等地。僅就北京地區而言,持續穩定運行的僅億華通永豐加氫站,大興機場的加氫站系統正在調試,另有一些加氫站尚處于建設或規劃階段,可以說,氫能源的熱度逐步“升溫”,但氫能源的需求并未完全釋放。
通過多渠道開發客戶,當前與燕山石化完成互審的有8家企業,其中4家企業已形成銷售。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燕山石化積極確保銷售與生產、與質量、與運輸的“三協同”,以高度的品質和優質的服務,為后續市場的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