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動力將推出完全國產化材料的電堆產品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1-01-26
近日,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常福表示:“中國的氫燃料電池處在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的高速發展階段,并不斷進行商業化導入。‘以獎代補’政策對氫燃料電池發展有激勵作用。2021年,新源動力將推出完全國產化材料的電堆產品。”
政策層面,2020年9月,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以獎代補”的政策,對加快燃料電池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商業化、推動燃料電池產業鏈發展有促進作用。
此外,政策紅利對燃料電池企業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四年的政策窗口期,會淘汰技術落后、成本過高的企業,優勢資源將集中,有利于行業技術進步。
同時,氫能源的地位將獲得提升。《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提到,未來氫能將成為中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約為10%,燃料電池車產量達到520萬輛/年。
劉常福介紹,新源動力堅持自主開發,在保障產品高性能和技術水平的同時,成本要降到最低。新源動力降本路徑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通過技術進步和新技術的應用,提升電堆比功率、開發低鉑膜電極,減少材料用量。同時,通過工藝改進,降低原材料消耗量,提升生產效率。
其次,通過批量制造,改進電堆模塊的零部件模具加工方式,既可以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又大幅度降低了加工成本。
目前,新源動力正在進行智能制造產線的改擴建,全新自動化產線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質量和交付能力。
此外,新源動力的氫燃料電池已在多款車型進行了商業化實踐,運輸、工程場景將成為新源動力未來重點發力方向。
例如,各類型的公交車、物流車、運煤車等,車輛噸位覆蓋7噸、18噸、31噸等。目前新源動力尚在研發49噸大功率車輛運載供能系統,進出功率將在一百千瓦時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碳紙、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等電極關鍵原材料正在進行國產材料的驗證。2021年,新源動力將推出完全國產化材料的電堆產品。
對于氫燃料電池發展遇到的瓶頸,劉常福表示,主要有兩個。
一是成本問題。目前,氫燃料電池的生產成本較高,比傳統汽車、柴油車成本更貴,主要由于氫燃料電池規模化程度不高;
二是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問題。
業界意識到了這兩大限制因素,在積極采取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一方面,要加大資金、資源投入,做好技術研發,推進產品的迭代;
另一方面,要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和運行。
劉常福認為,只有在一定量的樣本基礎上,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對產品進行改進,推進產品優化和迭代。在規模化量產的情況下,氫燃料電池的生產成本將相應降低。
針對如何看待氫燃料使用的安全問題的提問,劉常福表示,氫能源安全問題一直是市場關心焦點。事實上,氫燃料電池并不比柴油車、液化氣燃料車更危險。
首先,在氫燃料電池的多次碰撞試驗中,我們發現燃料箱發生泄漏時,氫氣由于密度低,往往會以很快的速度“逃逸”,火球升天爆炸。
相較油車在車體燃燒爆炸,離開車體的氫氣發生爆炸對駕駛者的人身安全危害相對要小,對整個車身的損毀程度也要小很多。
其次,目前車輛使用的氫燃料以氣態氫為主,以高壓的方式進行儲存,包括35兆帕的氫氣罐或者70兆帕的氫氣罐。
車輛上通常至少安裝三級以上防護,如加氫罐有安全閥,電堆部分有氫傳感器,車輛上還安裝有氫濃度傳感器,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切斷氫源,以保障駕駛安全。
最后,未來液態氫將逐漸推廣。液態氫較氣態氫更穩定,續航里程長,能達到一千公里以上,儲存溫度在零下273度,儲存氣壓僅為1至2個大氣壓。未來將成為一種安全、清潔、可靠的能源。